大运河进入河北沧州市青县后,水量明显减少。由于人为破坏因素较少,该县域内的运河保留了极好的生态原貌。在青县北部一段古运河,河道曲曲折折,水面宽十几米,动植物均很丰富。河道一边铺着石块,一边为软堤岸。距此数公里的马厂减河、运河交叉处,水草葱茏,远看像一片“绿垫”。不过,由于缺水,该段运河只余下河底部分一条宽约两米的小河沟,较窄的地方可一跃而过。
据青县文史学者王庆安介绍,青县境内共有运河约45公里,“别小看这段运河,据考证这是中国北方运河的鼻祖。”王庆安说,公元206年,汉献帝修造平虏渠,后来曹操借此运兵和给养。平虏渠便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凿的运河。400多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加深加宽。
据资料记载,靠着大运河的优质水源,到1975年时,青县96平方公里的耕地中尚有10万亩稻田,产量可观。但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段运河缺水,当地的稻米种植规模逐年萎缩,如今一块稻田也没有了。
在青县,徒步大运河考察队还参观了大运河上一处重要遗产—— — 清代同治年间马厂炮台遗址。这个规模庞大的炮台有下、中、上三层台结构,用砖砌成第一层,用三合土夯筑第二层、第三层,具有防御和排水等功能设计。当年,直隶总督李鸿章以“青县地近畿辅,拱卫攸关”为由,奏请同治获准,调配淮军部将21万屯驻马厂,人称“盛子军”。该炮台修筑两年时间,清军购置火力强大的德国造克虏伯大炮,可以控制一公里外的大运河水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