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间分公司的厂房内堆满了包装好的预应力钢棒。
◀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大祥正在向来访者介绍园区情况。
阅读提示
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对接协作是其中重点之一。
北京的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第二产业基本上要逐步退出。承接这些产业以及怎样使津冀两地之间的产业发展多些协作,少些同构性、同质性竞争,是两地都在深入思考的问题。
作为市场主体,津冀两地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同时在两地布局的企业,对于这样的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错位发展,津企选新项目落户沧州
天津和河北,同样把装备制造业列为支柱产业,同样对汽车产业倍加重视。如此背景下,天津的装备制造业是否还有在河北寻找发展空间的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
4月15日,记者在青县看到,由天津滨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海产业园公司)投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已经有3个项目投产,另有15个项目在建。
“这些项目中超过七成都是从天津引进的。”滨海产业园公司副总经理王大祥说,“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找到了津冀之间产业协作的新方向。”
据他介绍,滨海产业园公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服务商,2009年由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成立。公司成立后,在天津静海建成了旗下首个产业园区。随后,开始在青县投资建设新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天津更多关注轿车的发展,我们在青县的方向主要是发展专用汽车,这在国内有着很大发展空间。”王大祥介绍,专用汽车即装有专用车厢或专用装备,从事专门运输或专门作业的汽车。在工业发达国家,专用汽车的品种可达千种以上。而国内,专用汽车尤其是从事专业作业的汽车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大市场空白。
“错位发展,为我们赢得了新的发展方向。”青县当地一位主管经济合作的干部认为,在与天津的合作中,青县可选择的未必就是天津淘汰的产业。
无独有偶,在河间市,天津银龙预应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津银龙)设立在这里的分公司,则瞄准了高铁轨道板的研发和生产。
“6月份,郑徐高铁将大量铺设这种轨道板,而我们的四期工程正在为供应京沈高铁轨道板进行扩建。”4月14日,天津银龙副总经理谢辉宗告诉记者。
谢辉宗介绍,天津银龙总部驻地在天津市北辰区,专门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材及其拉拔模具的研发和生产,是《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等多项国家标准起草单位之一。
在该公司院内,一条20多米长的铁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谢辉宗说:“预应力钢材是铁路用轨道板的关键构筑材料之一,我们捕捉到这一市场需求后,与铁路科技部门进行了合作,而今中国铁科院已经把这里作为了实验基地。”
环境考量,区域比较优势受青睐
任何一家企业的迁移和布局,都会有着对市场以及外部发展环境的充分考量。天津银龙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河间就有着几次进出的经历。
“我们兄弟4人,老家在河间,企业的起步也在河间。”提起往事,谢辉宗娓娓道来:“1987年,我们开始做拉丝模具,主要为天津的预应力钢材生产企业做配套,所以1989年就搬到了天津市,因为市场在那儿。”
“1993年我们搬回到河间市西环旁边建厂,开始做预应力钢丝,希望当年开工的京九铁路能为产品外销打开通道,但后来铁路车皮太紧张了,发不出货去,只好又搬到了天津。”
“经历了在天津承包车间进行生产的阶段之后,1998年我们正式成立了银龙公司,而2006年又一次回到了老家。”谢辉宗说,再次回到老家,完全是因为“乡情”。
谢辉宗介绍,再次回乡后,企业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基本上每两年都要进行一次扩建,先后投入5亿元,如今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10多万吨。
总结企业几进几出的经历,谢辉宗认为,说到底,还是对成本、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结果。
“相隔40公里,静海园区一亩地是30万元,青县园区一亩地只有10多万元,而劳动力方面,青县一个普通操作工的成本也只有天津的70%左右。”王大祥认为,这正是青县可以吸引天津一些企业入驻的比较优势。
滨海产业园公司为青县引进的天津舜能科技工业园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园区总投资5.9亿元,占地230亩,园内包含陶瓷合金系列高端润滑产品、高纯度二氧化硅以及配套的塑料包装制品等多个生产项目。
王大祥介绍,这个项目他们跟踪了五年,最初想把它引进静海园区,但最终企业还是选择了落地青县,项目自2012年10月开工后,一年后就进入了试生产阶段。
当地工作人员介绍,舜能公司的润滑产品采用陶瓷合金技术,在国内尚属首创并填补了高端润滑油领域的国际空白,全部投产后年润滑产品生产能力20万吨,年产值将达40亿元。
把握机遇,搭建津冀产业合作桥梁
当人们热衷于把视线投向北京的产业转移时,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不能忽略天津市也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一个园区建设和运营服务商,我们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搭建桥梁,整合资源。”王大祥拥有博士学位,思维敏捷。他认为,天津市国资系统推进的企业重组就存在诸多机遇。
据了解,天津市的国资系统正在着手组建大集团,致力于资产一体化经营。而今,滨海产业园公司的大股东已经由天汽集团变为百利集团,王大祥分析,百利集团组建后,自身也需要转型,而集团旗下有些“吃不饱、包袱重”的企业,也期待着能引进新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效率和资本效率。
“这样的过程,也就是混合所有制破题的过程。”王大祥说,滨海产业园公司正致力于为这样的企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对方可以是同类企业,也可以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最终目标是通过重组,使得双方优势得以发挥,盘活国有资产,也使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获得新生。
“资本流动总要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流动。天津面临产业转型,用工成本、资金成本、土地成本的增加,使得有些企业已不适合在天津发展,尤其是常规制造业。”王大祥观察后认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这样的趋势在京津冀区域也在呈现。他说,一个表现是以前邀请天津企业来青县园区考察很费力气,而今这样的状况正在改变。
青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北区)所在的马厂镇,与天津市静海县紧密相连,而今这里也成为了当地产业对接天津的桥头堡。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王萌提供的一份目录显示,有12家天津客商今年将计划在这里投资近10亿元,项目涉及仪表制造、医药生产、自行车生产等,该镇另与4家天津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
-快评
产业对接需要内外兼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这一区域产业合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让我省各地对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充满了期待。
从省级层面看,我省对打造产业承接平台作出了指引和部署,而从地方操作层面看,却还需要拿出切实的办法来把蓝图变为现实。说到底,就是如何实现产业项目的落地。
记者连日来的采访发现,一个项目能否落地,两地之间的产业能否达成合作,除了看引进方跑得勤不勤,诚意够不够外,关键还要看自己到底拿什么去对接。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其生产经营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和利润。千篇一律的常规推介,只能给对方留下模糊的印象,甚至留不下印象。把握住对方的投资需求,才有可能引发对方的注意。
简单而言,我们要瞄准产业发展走势,要在对接中去注重培育产业发展最需要的东西。
比如,更专业的招商队伍和操作机制,让自己的话语体系跟投资者的话语合拍,引发对方的共鸣,进而激发共振。
比如要重点在投资环境塑造上做文章。地方政府需要把重点放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进行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层面,避免有不错的硬件环境,但缺乏高效的政务环境这种尴尬。
比如还要在培育本地产业发展上下功夫。一些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基础都不是很好的县区,开口闭口就是大项目,眼睛只盯着“高大上”的本部经济,结果却“年年招商年年招,岁岁引资岁岁引”。一个有前景的现代企业,其发展布局对于产业链条非常重视,由此,拥有产业链条上的一个关键环节,比政府官员口吐莲花远要来得实在。而企业总部,并非说来就来的。
由此,产业对接,考验的不只是开放对外的本事,更是内功修为的深浅。这需要我们在重视承接转移的同时,更要重视本地中小企业发展和环境效率营造等因素。(记者董立龙周万良)
• | 青县积极开展“京津冀青少年增绿减霾”活动 2014-05-04 16:12:13 |
• | 青县建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34个 总投资333亿元 2014-05-04 16:12:13 |
• | 青县人民医院绿色智能建筑系统集成项目开工建设 2014-05-04 16:02:25 |
• | 青县优化招商环境 推进项目落地 2014-05-04 15:36:42 |
备案序号:冀ICP备10001396号-1 技术支持:长城网 |
最佳使用效果:1024 x 768 分辨率 / 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 |